作为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壮族拥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壮族独自的语言文化、服饰、传统的歌谣和舞蹈、花米饭、水竹、水竹花伞等等都透漏着壮族文化的源远流长。央视记者对丘北壮族的文化、特产等都进行了采访调查。
采访中,壮族人民给新华社记者介绍了自己的服饰、花米的制作、当地的水竹还有水竹做的民间工艺水竹花伞。
壮族服饰
壮族花米
色彩斑斓的花米是从山里采摘各种新鲜天然的食用植物熬成各个颜色,然后将糯米分别浸泡在各色植物染料中,待色彩完全浸透米质,再将其洗净晒干而成。
水竹
水竹全身是宝,不但是工业原料之一,而且用途广泛。竹笋味鲜甘甜,竹编器具和工艺品美观、耐用,燃烧后能产生竹油、竹炭。竹油香气浓郁,可用作妆品的配料等。竹炭用于烤火、打铁、建筑涂料。水竹还有许多药用价值。水竹竹材韧性好,栽培的水竹竹竿粗直,节较平,宜编制各种生活及生产用具。著名的湖南益阳水竹席就是用本种为材料编制而成的;笋供食用。
水竹花伞
在丘北县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一项名为“壮族水竹花伞”的民间手工制作技艺在官寨乡秧革行政村向阳村一户普通的壮族家庭世代相传,到现年85岁的张荣华这一代已历经260余年。
壮族文化源远流长,在众多文化中拥有着自己独特的底蕴。壮族的服饰、水竹花伞都拥有其特有的文化色彩,壮乡花米更是口感美滋滋。
文章来源: 普者黑景区
发表评论